Google 新发布:与AI结合,人形机器人突破从科幻走向现实的「最后一公里」

Google DeepMind本周发布了两款基于Gemini的颠覆性模型——Gemini Robotics与Gemini Robotics-ER,正式将AI的“数字大脑”与物理世界的“机械躯体”深度融合。前者专为机器人运动控制优化,后者则搭载了革命性的空间理解能力,可实时解析复杂三维环境。DeepMind强调,Gemini的多模态能力(文本、图像、音频、视频协同推理)已突破实验室边界,开始赋能实体机器人完成真实场景任务。  

这一里程碑标志着,人类距离《西部世界》中与真人无异的智能机器人,或许仅剩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而中国科技力量同样不容小觑——两个月前,杭州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凭借春晚舞台上一段流畅的“扭秧歌”表演引爆全球社交媒体,连马斯克也惊叹“中国机器人技术已超预期”。  

AI落地现实世界的三大铁律:通用性、交互性、灵巧性

DeepMind在官方博客中直言:“若想真正服务于人类,机器人AI必须跨越三重门。”  

1. 通用性:从工厂拧螺丝到家庭端咖啡,同一套系统需适应碎片化场景;  

2. 交互性:听懂模糊指令(如“把桌子收拾干净”),并实时响应环境突变(如避让突然出现的儿童);  

3. 灵巧性:复刻人类手部精细操作,例如捏起一枚鸡蛋而不破碎。  

为实现这些目标,DeepMind正在构建“感知-决策-执行”闭环:通过Gemini的多模态感知理解任务,结合强化学习优化动作策略,最终驱动机械关节完成毫米级精度的操作。  

隐形战场:连接技术决定机器人「灵活度」上限

人形机器人的
“灵活身段”背后,是电气连接技术的极致挑战——数百个关节、传感器与执行器需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速信号传输与可靠供电,同时耐受振动、温差与机械磨损。

Google 新发布:与AI结合,人形机器人突破从科幻走向现实的「最后一公里」

行业巨头已展开卡位战:  

ATI Industrial Automation推出GBX 10千兆工具更换器以太网模块,支持机器人1秒内切换末端执行器(如从焊枪换为吸盘),通信延迟低于0.1毫秒;  

TE Connectivity研发柔性电路板连接方案,可随关节弯曲超百万次不断裂;  

安费诺则押注“无线化”,通过60GHz高频传输替代部分线缆,减少运动束缚。  

“未来的机器人将像人类换手套一样切换技能。”ATI工程师比喻道,“但这一切的前提是——连接技术必须比机械臂更快、更聪明。”  

人形机器人「奇点」将至,万亿赛道谁主沉浮?

从DeepMind的算法革新到宇树科技的硬件突破,从多模态AI到千兆级连接器,一场围绕人形机器人的“军备竞赛”已然打响。据高盛预测,到2035年,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540亿美元,而谁能率先攻克“灵活、可靠、低成本”的三角难题,谁就能在这场颠覆性革命中占据制高点。  

或许不久后,我们将在咖啡厅看到机器人侍者端来拉花拿铁,在医院看到它们协助外科医生缝合血管——这一次,科幻与现实的界限,将由技术创新彻底抹除。  

Google 新发布:与AI结合,人形机器人突破从科幻走向现实的「最后一公里」

抢占人形机器人风口,IWISS以「三位一体」解决方案赋能智造升级

在机器人关节日臻精密、线束复杂度指数级攀升的产业变革期,IWISS以军工级压接精度+深度客制化能力+全周期服务生态,为合作伙伴构建高可靠性连接护城河:

1. 极限精度:重新定义压接工具的「军工标准」

材料革命:采用航空级Cr-Mo-V合金钢锻造模具,经真空淬火+深冷处理工艺,实现10万次压接零形变(第三方实测数据),寿命超行业均值2.3倍;

环境征服:手柄TPE包覆层通过UL94 V-0防火认证,耐受-20℃极寒至120℃高温冲击,在油污、粉尘等恶劣工况下仍可精准输出±0.01mm压接公差;

2. 深度定制:破解「非标连接」困局的柔性生产力

面对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双绞屏蔽线、髋关节液冷动力线等新型连接需求,IWISS提供「需求-设计-验证」敏捷开发闭环:

3. 服务升维:从工具交付到「价值共生」

IWISS构建「快速响应-终身护航」服务体系,让技术创新真正落地:

20人专家团队提供线束拓扑优化、压接工艺风险评估,还可以帮助客户产品定义阶段连接器选型;

Google 新发布:与AI结合,人形机器人突破从科幻走向现实的「最后一公里」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+86-577-61786606

在线咨询:WeChat

邮件:sales@iwiss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,9:00-18:30,周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